李家超主禮 逾千人見證 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成立典禮

李家超主禮 逾千人見證


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成立典禮

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成立典禮

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成立典禮

Slide 1
李家超主禮 逾千人見證
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成立典禮
Slide 2
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成立
典禮會長致詞
IMG_20230429_100448.jpg
中學教師專業發展日

電子刊物

Image

華夏教育創刊號_2022年12月

《華夏教育》第二十一期-2024年-08月

滿滿正能量,拳拳赤子心。巴黎奧運熱仍熾,本期特稿誌賀奪金的江旻憓、張家朗、潘展樂、全紅嬋。同時,連載多篇文章介紹教育師表感人事跡。兩地資深校長應邀撰文,展望新學年的學校教育乃至大灣區教育路向。

「歡迎轉發,以廣交流」

{dearflip id=29}

《華夏教育》第二十期-2024年-07月

華夏教育機構六月首度組織新疆交流團,見識這個好地方之壯美多彩,本期特輯紀之。專題討論小學常識科改革,拆科所涉師資與配套及經驗,帶來香港小學界難得的討論。嘉許為人師表之春風化雨,表揚傑出學生之積極上進,請看本期師德師風獎、華夏菁英會之報道。

「歡迎轉發,以廣交流」

{dearflip id=28}

《華夏教育》第十九期-2024年-06月

隨着香港成立第一所應用科學大學,對中學教育將帶來什麼影響?本期專題深入探討,扶持學生、家校溝通和加強對接至為關鍵。踏入第二十年的內地與香港教師專業交流協作計劃,成果豐碩,多名駐校專家教師撰文分享,值得細味。

「歡迎轉發,以廣交流」

{dearflip id=27}

新聞資訊

華夏教育機構辦「名師大講堂」 京滬港校長分享教育之道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勉勵教師勤進修拓視野常交流 華夏教育機構辦「名師大講堂」 京滬港校長分享教育之道 全場合影 【2024年8月30日,香港】為支援前線教師迎接新學年,香港華夏教育機構今日在沙田培僑書院舉辦聯校教師專業發展日之名師大講堂,邀請分別來自北京、上海和本港的中學校長,分享新時代下教學知識、教育管理發展與合作,華夏屬下十四間中小學近千名教師和校長全程出席,深圳香港培僑書院龍華信義學校的教師們則透過線上參加。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中聯辦教科部部長王偉明和一級巡視員劉懋洲等主禮。名校大講堂交流互動環節由華夏教育機構會長曾鈺成擔任主持。 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曾鈺成會長 致詞 蔡若蓮提三途徑提升教師專業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致辭時指出,華夏教育機構自2022年成立至今積極舉辦活動,促進教育界專業交流,值得肯定。她又提出對本港教師尋找方法提升專業水平的三個途徑,包括持續進修,參加教育局主辦的新入職、晉升教師和擬任校長的培訓課程,加深了解香港以至國家教育政策。其次是努力開拓專業視野,例如是次華夏邀請三位校長,分別是北京的李希貴、上海的程紅兵和香港的吳育智,都是有名的教育專家,通過其傳經送寶,有助香港學界尋求課程改革新思路、教育新觀念和新做法,以至促進語文教育、師德師風的建設。第三,加強同儕交流,共同提升以產生新方法,從而促進共同成長,建立協作文化,可以從聯校交流拓展至跨地域、海內外交流。教育局也與內地院校合作建立了香港教師研修及交流基地。她寄語教育界堅守初心,牢記使命。 京滬港三位校長分別舉行專題演講。率先登場的是北京市第一實驗學校校長的李希貴,講題為「AI時代如何做教育」。他指出人工智能(AI)飛速發展,去年研究發現GPT 4.0經過訓練參加中小學和高中考試,分別達至72分和91.6分的好成績,經過一年訓練,如果GPT 5.0今年應考,相信可獲得滿分。 香港教育局蔡若蓮局長 致詞 曾鈺成會長向主禮嘉賓香港教育局蔡若蓮局長致送紀念品 曾鈺成會長向主禮嘉賓中聯辦教科部部長王偉明致送紀念品 主禮嘉賓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中聯辦教科部部長王偉明向主講嘉賓李希貴校長致送紀念品 主禮嘉賓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中聯辦教科部部長王偉明向主講嘉賓程紅兵校長致送紀念品 主禮嘉賓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中聯辦教科部部長王偉明向主講嘉賓吳育智校長致送紀念品 李希貴要讓學生成解難主導者 「我們正處在歷史轉折點,處於教育即將過時的時代。」李希貴指出,校園所有能力訓練基本上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教育專家與其焦慮,不如思考如何與GPT錯位發展。他說北京市第一實驗學校開辦至今僅兩年,九月新學年將有2500位學生,能力參差不齊,他是同儕間最年長校長,而校內教師全是應屆畢業生,兩年來積極進行教學新理念新嘗試,例如校內不設校長和教師辦公室,七成場地作運動和體育用途,校內廣設學生學習社區,學校通過實施任務學習讓學生成為自我成長的主理人,其次以適度的扶持和放手,推動直接面對挑戰,讓學生成為解決問題的主導者。例如在探究路標不發光的現實問題,通過調查、考察發現癥結所在,原來問題出在價格和用料上。校內學生又從玩耍式的製作兒童沙船,不在乎成本、細節、人工到價格,連基本的木板碎屑會扎腳也不理,當然也碰了壁,但也學到了要計算機器折舊和水電費等成本。轉而動手動腦研究活動板船,幾番轉折才想到客戶需求,結果跑到山東威海、煙台和青島去考察,終於找到了洞庭湖遊船公司合作,過程中學到了金工、木工、電工、焊工以至工程、物理等各科知識。學習也從探究進展到產品研發和創業,學校引入金融投資和產品經理去跟進產品投產和營運,也促使學生通過扮演一百個不同角色以學懂換位思考。可以說,這對校長和師生都是一個個全新的學習經歷。 問及教育過時問題,李希貴表明使用的手機已是十年前款式,但仍可用,關鍵是要及時調整教學目標和內容,與時並進。「半步半步地跨越。」有了明確目標,才有踏步地前進。 程紅兵以創意激發學生迎未來挑戰 第二位講者是上海金瑞學校總校長程紅兵,講題是「面向未來的課程教學」。他展示汪曾祺紀念館和木心美術館,前者出自名牌大學建築設計學院副總建築師,後者出自建築大師貝聿銘弟子,出乎意料是兩者外型、展牆和旋轉樓梯竟然大同小異,甚至階梯式圖書館幾乎如出一轍。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退化,其後果是非常可怕的。 程紅兵指出,SORA這模擬器的出現引起關注,也帶來教育的改變。迄今為止,人工智能仍沒有想像力,但面向未來的教育不會是只培育背誦式的循距蹈矩的「記憶者」,而應該是有想像力的一群。  上海金瑞學校就在小學推行創意繪畫,初中為創意寫作,高中為創意建模,程紅兵引述雨果說「想像是偉大的潛水者」,其推動創意教學則是要讓大海深處的潛水者浮出水面。 程紅兵強調,創意不怕愚蠢,就怕雷同。多樣化是創新的本質。台下的培僑書院數學教師問,一旦學生想像力徹底的天馬行空,是放之任之還是把他引導回到現實?程紅兵回應,在起步階段應以寛容和鼓勵,隨着學生成長而有所調整。當然,特殊情況則要特殊對待。 吳育智重數據講分析為培僑添翼 最後登場的是培僑書院總校長吳育智,分享這間創校二十年中小學一條龍學校辦學心得。他指出,學界按教育當局要求而做的PIE(教育計劃、行動和評核),往往只是例行公事,完成三年發展計劃後會發現問題依舊,然後又循環往復,周而復始。作為教育領導,他從培僑書院英文縮寫(PKC)歸納出教育和管理精髓,即團隊、智慧和反思。 行動勝於空談,吳育智自2015年出任培僑書院後,關注到AI和大數據的潛力,遂提出運用數據注重分析,「不要只講直覺感覺,要看數字數據及其意思。」在學校原有基礎上,他又推動教師團隊建設,大肆興建學習室和教師研討和分享小組,結果培僑書院在過去五年教育成績大飛躍,中學文憑試考獲5級以上成績的培僑學生,2015年是8%,2024年是47%,飆升了五倍! 天水圍香島中學副校長曾曉靜問,學校最重要的成功元素是什麼?吳育智表示是分享和反思,特別是人工智能盛行下,教師對此趨勢的了解,更要透過實實在在的學習、思考以至與同事分享、交流。李希貴則指出正思考建立群組的概念,放下職級高下和校長教師的身份,以項目為重心,匯聚不同科組教師,各展所長而又具有團隊凝聚力。 這場名師大講堂,持續近三小時,九百多位教師全程參加,更重要是台下熱烈發問,台上積極回應。出席活動的還有華夏教育機構副會長招祥麒、李雁怡,華夏教育機構成員機構漢華中學校監崔綺雲、培僑教育機構發展總監周世耀,以及培僑、香島、漢華、福建、勞校和教聯會等六個辦學團體屬校校長和教師。 華夏教育機構會長曾鈺成主持交流互動環節   此新聞稿由香港華夏教育機構發放  

教育思考/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招祥麒

教育思考/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招祥麒 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七年,李家超特首在7月1日發表署名文章,題為〈香港回歸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  「一國兩制」巨大優越性不斷彰顯〉,強調「一國兩制」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並指出香港回歸以來的實踐證明,「一國兩制」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好制度,又是解決歷史遺留類似問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好制度,更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好制度。 李特首從八個方面說明香港的「金字招牌」,更展望將來科技創新和人才專才是驅動經濟及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動力。 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成立以來,一直關注香港教育的發展,對近幾年香港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各方面變革感到欣喜。 特區政府深知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跟上時代步伐,必然要掌握大勢,在變局中尋求主動,積極擔當有為。在李特首的領導下,各級官員都能各司其職,表現進取。 文章中有一段是專談教育的: 教育方面,特區政府一直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而現屆政府更強化國民教育,致力培育德才兼備、愛國愛港的新一代接班人,使「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同時,特區政府又善用香港良好的教育基建,以享譽國際的高等教育為龍頭,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未來人才搖籃,更好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並積極擴展職業專才教育,支持應用科學大學發展;另在中小學階段又大力推動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教育,增加師生與内地交流學習,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配合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為香港和國家的高質量發展、「教育強國」和「人才強國」的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這段話,既體現李特首積極回應習近平主席和中央政府的要求,又顯示特區教育局在新一屆政府中發揮的作用。試舉述其中的犖犖大者: 在推動及強化國民教育致力培育德才兼備愛國愛港的新一代接班人中,教育局作出了非常強而有力的舉措,在通函指引、分區監督與全面支援之下,由幼稚園到小學到中學到大學都取得很大的成效。例如每年向全港學校發出「國民教育──活動規劃年曆」、創設「國民教育一站通」網上資源平台、舉辦不同國民教育活動例如《憲法》和《基本法》全港校際問答比賽等,又制定《國家安全學校自評檢視表》,就不同工作範圍提供優化建議和良好做法,讓學校能檢視推行國民教育措施的情況,並作更好的規劃計劃。 一、在推動及強化國民教育致力培育德才兼備愛國愛港的新一代接班人中,教育局作出了非常強而有力的舉措,在通函指引、分區監督與全面支援之下,由幼稚園到小學到中學到大學都取得很大的成效。例如每年向全港學校發出「國民教育──活動規劃年曆」、創設「國民教育一站通」網上資源平台、舉辦不同國民教育活動例如《憲法》和《基本法》全港校際問答比賽等,又制定《國家安全學校自評檢視表》,就不同工作範圍提供優化建議和良好做法,讓學校能檢視推行國民教育措施的情況,並作更好的規劃計劃。 二、在課程的變革和優化方面,取得的成績亦明顯,如將小學的「常識科」分拆為「人文科」與「科學科」,將中學通識科改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又全面優化高中四個核心科目,以期為學生創造空間及照顧學生多樣性,以向大學輸送更好、更適合新時代的人才。 三、在「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上,教育局積極推動價值觀教育、體育教育、中華文化教育、家長教育等。以中華文化教育為例,通過「經典名句」、「建議篇章」、「書法粵劇」、「問答比賽」、「文化之旅」,並與民間組織、大專院校等合辦活動,積極推展「學生活動」和「教師培訓」。有些宣傳工作,不單制作書簽、小文具,甚至拍短片,在地鐵站、公共交通工具上展示大型畫報。今年3月底,更為每所公營學校及直資學校發放三十萬元「推廣中華文化體驗活動一筆過津貼」,以助學校舉辦各種中華文化的相關活動,讓學生進一步受惠。 四、大力鼓勵教師和年青學生往內地交流學習,在老師方面,除要求新入職老師修讀教師專業身份角色、價值觀及操守等核心課程外,更要到內地進行教師專業學習,以認識最新的教育發展及相關政策;而晉升老師也須參加內地學習團,親身體驗國家的發展。在學生方面,教育局有系統地規劃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安排每名高中學生到內地考察,以加強對國家歷史、中華文化、國家發展和成就等的認識,從而增強國民身份認同感。除此之外,又增撥資源,例如同心同根計劃、姊妹學校計劃、同行萬里──香港初中及高小學生內地交流計劃等等,讓更多學生能到內地交流考察,親身體驗國家的發展。 五、在推動香港教師認識國情,前往內地交流學習的同時,教育局也推動「內地與香港教師交流及協作計劃」,每年內地的專家教師到香港後被安排到各學校參與教研協作,對促進學與教起的作用鉅大。據聞教育局並有意擴大計劃的內涵,增加內師的人數,這對香港的學校和教師將帶來更好的交流作用。 六、特區政府輸入人才計劃成績斐然,教育局在照顧人才子女入讀學校方面,也做了不少功夫,如深入與業界探討對應方法,鼓勵業界到內地宣傳及招生,更推動「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津貼中學議會」、「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聯手,假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第一屆(大灣區)香港學校教育展」,吸引擬申請來港的人才,這無疑對人才安心留港建港,起著極重要的作用。 以上僅略舉筆者了解教育局的工作,其他各司級部門亦見各自努力,千帆並舉。在李特首帶領並發揮強大團結力量之下,必將為香港創造更輝煌的成績。 (作者為香港華夏教育機構副會長)

香港華夏教育機構舉辦首屆華夏優秀學生獎勵計劃 (2024)頒獎禮及成立「華夏菁英會」

香港華夏教育機構6月29日在福建中學附屬學校舉行「第一屆華夏優秀學生獎勵計劃(2024)頒獎暨華夏菁英會成立典禮」,獲獎學生及其家長、各校校長、老師等近300人出席活動。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中聯辦教科部部長王偉明博士、劉懋洲一級巡視員應邀主禮,為獲獎學生頒獎並見證「華夏菁英會」的成立。曾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通信的培僑中學陳蔓琳等十一位獲得「傑出學生獎」的中學生,成為第一屆「華夏菁英會」成員。蔡若蓮局長高度肯定華夏教育機構設立優秀學生獎勵計劃的意義,又寄語「華夏菁英會」的同學發揮潛能,拓闊視野,實現夢想,成為愛國愛家的德才兼備人才。 六大傳統愛國辦學團體99名學生獲獎 為凝聚香港傳統愛國學校的力量,支持各校弘揚「立德樹人﹑全面發展﹑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香港華夏教育機構今年起特別設立「華夏優秀學生獎勵計劃」,獎勵及表揚品學兼優﹑表現卓越的學生,以起見賢思齊的作用。計劃設傑出學生獎、最佳領袖才能獎、最佳服務精神獎、最佳才藝獎、創新創意獎及優秀學生獎。首屆99名獲獎學生來自香島教育機構、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育機構、香港福建商會教育基金、漢華教育機構、培僑教育機構、香港勞校教育機構六大辦學團體旗下21間中學、小學及幼稚園。獲獎學生經就讀學校推選,並由香港華夏教育機構審定。每名獲獎學生都獲頒獎狀、獎座和獎學金,其中,「傑出學生獎」獎學金為港幣二千元。其中,十一位獲得「傑出學生獎」的中學生成為「華夏菁英會」的首批會員,獲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曾鈺成會長和招祥麒副會長頒發菁英會襟章和證書。 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會長曾鈺成大紫荊勲賢為首屆「華夏菁英會」成員監誓 蔡若蓮肯定華夏優秀學生獎勵計劃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致辭時高度肯定設立「華夏優秀學生獎勵計劃」深富意義,又特別感謝華夏教育機構各成員學校的家長和校長培育出這批實至名歸的得獎學生。她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致函香港培僑中學生,寄語得獎學生厚植家國情懷,為人民謀幸福,為社會作貢獻,又勉勵「華夏菁英會」的同學謹記少年強則國強,青年興則國興,把握機會,發揮潛能,拓闊視野,向着人生目標努力,實現夢想,成為愛國愛家的德才兼備人才。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致辭 在嘉賓、家長、校長和老師的見證下,首屆「華夏菁英會」成員進行宣誓儀式,由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曾鈺成會長監誓。他們承諾堅守愛國愛港之心,不斷提升自我,服務社會,珍惜「華夏菁英會」提供的資源和平台,肩負起傳承和壯大華夏菁英會的重任。漢華中學的中五生楊淨堯代表「華夏菁英會」會員學生發言:她期待與華夏菁英會各成員攜手前行,「我們將以實際行動踐行夢想,成為華夏菁英會的驕傲,香港的驕傲,中國的驕傲。」 楊淨堯代表「華夏菁英會」會員學生發言 曾鈺成表示,香港華夏教育機構將為「華夏菁英會」成員學生提供平台和資源,讓這些傑出學生成為可堪大任的棟樑人才。將來菁英會組織將日漸壯大,學生升讀大學以至踏出社會做事,會員身份不變。今天華夏教育機構作為他們的後盾,未來,他們將成為華夏教育機構的接班人。 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會長曾鈺成大紫荊勲賢致辭 華夏優秀學生獎勵計劃頒獎禮,主禮嘉賓除了蔡若蓮、王偉明、曾鈺成,還有中聯辦教科部一級巡視員劉懋洲,出席者還有華夏教育機構副會長招祥麒、李雁怡、齊忠森,華夏教育機構秘書長詹華軍,華夏機構屬校校長則有漢華中學關穎斌校長、福建中學吳宏基校長、天水圍香島中學陳錦嫦校長、將軍澳香島中學鍾堯基校長、培僑書院中學部吳靜雯校長、深圳香港培僑書院龍華信義學校黃騰達校長、培僑書院小學部陳清華校長、福建中學附屬學校徐區懿華校長、秀明小學曾嘉文校長、深圳香港培僑書院龍華信義幼兒園呂燕華校長。 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會長曾鈺成大紫荊勲賢為獲獎學生頒獎01 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會長曾鈺成大紫荊勲賢為獲獎學生頒獎02 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會長曾鈺成大紫荊勲賢為獲獎學生頒獎03 中聯辦教科部部長王偉明博士、香港華夏教育機構副會長招祥麒博士為獲獎學生頒獎04 中聯辦教科部部長王偉明博士、香港華夏教育機構副會長招祥麒博士為獲獎學生頒獎05 中聯辦教科部部長王偉明博士、香港華夏教育機構副會長招祥麒博士為獲獎學生頒獎06

機構屬校

機構屬校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