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2024-05-02

日前,香港特區政府成立了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公佈了成員名單,包括政府各部門主要官員、社會各界領袖和專家學者,並舉行了第一次會議。這是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標誌,標誌著愛國主義教育已擺上了特區政府的議事日程,愛國主義教育終於走上了正軌,並步入新階段。愛國主義教育在香港如何開好局,創新篇,這是擺在香港特區政府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得不回答的重要課題和嶄新任務。

「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舉行首次會議

習近平主席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習主席這番語重心長的話,為我們在香港推行愛國主義教育指明了方向。筆者認為當務之急,是特區政府要聯合教育界和社會各界的力量,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真抓實幹,同心協力,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將愛國主義教育做實、做深、做活、做強。

第一,愛國主義教育要做實。實的反義詞是虛。愛國主義教育不能做虛,要做實,就要有頂層設計、發展藍圖。香港特區政府成立了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有了頂層架構,今後要在廣泛諮詢的基礎上,儘快拿出《愛國主義教育發展藍圖》,並且做到多管齊下,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將愛國主義教育做實做好。

今年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下簡稱《愛國主義教育法〉)實施的第一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沒有將這部全國性法律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說明這部法律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但香港特區政府的教育施政要與《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內容和精神對接,在不同層面加強國家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應把《愛國主義教育法》作為我們在香港做好愛國主義教育的指南。愛國主義教育法直接提及香港的條文,是第二十三條第一款:「國家採取措施開展歷史文化教育和「一國兩制」實踐教育,增強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的愛國精神,自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我們設計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課程時,應以此為指引。其中「愛國精神」的內涵,需要我們結合國家的歷史和香港的現實情況,準確理解。

第二,愛國主義教育要做深。深的反義詞是淺。愛國主義教育不能做淺,要做深,愛國主義教育就要進入學校課程、課堂,有專門的教材,有專門的課時保證。透過正規課程、非正規課程、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等各個層面,全方位地推動,將愛國主義教育做深做細。

第三,愛國主義教育要做活。活的反義詞是死。愛國主義教育不能硬銷,不要死記硬背,不要死板生硬,死氣沈沈,就要注重活動和體驗。要創新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手段,用鮮活的故事、經歷和體驗來感染人、熏陶人,潤物細無聲。要避免單純的說教灌輸,儘量採用柔性的方式方法,多利用節慶日子開展活動;要多組織參觀交流、研學考察活動,將「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結合起來;例如:國家組織航天英雄、奧運冠軍、中國女排、乒乓球隊、跳水隊、體操隊、科學家院士等訪港,效果很好;今後還應多組織香港青少年到內地重大活動如亞運會、全運會、大運會等做義工和志願者,將愛國主義教育做活做優。

第四,愛國主義教育要做強。強的反義詞是弱。愛國主義教育不能做弱,弱化矮化愛國主義教育,將之越做越弱越小,而要不斷強化政府對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領導、統籌和協調,加強制度建設和師資隊伍的培訓建設,加強專項經費撥款和相關配套等支援措施。愛國主義教育不應僅僅是教育界的事情,而應成為全社會的大事和要事,人人有份,責無旁貸。要重視跨界互動,調動家長、企業界和社會各界人士的積極性,善用社會的資源和網絡資源;要強調官民合作,強化合力,著力打造重點項目和拳頭產品,做出品牌,做出特色,舉辦成果評獎,將成功的經驗好好分享、總結、宣傳和推廣;要一張藍圖繪到底,鍥而不捨,久久為功,將愛國主義教育做大做強。

只有透過特區政府部門和教育界及社會各界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共同努力,香港社會才能真正實現習近平主席的期盼:「全体香港同胞大力弘扬以爱国爱港为核心、同「一国两制」方针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继续发扬包容共济、求同存异、自强不息、善拼敢赢的优良传统,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在粵港澳大灣區愛國主義教育圓桌論壇上發言

作者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記者採訪

(作者為香港華夏教育機構秘書長)

2024-04-30

摘要:《基本法》第23條立法最終落地,來之不易。這是香港等待了26年8個月零19天的珍貴禮物,也是送給「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最大禮物,值得好好珍惜。我們希望特區政府以此為契機,高度重視和大力加強對《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與《香港國安法》的宣傳﹑推廣和教育工作,提高香港青少年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和高質量發展。


4月15日為一年一度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這是《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第四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而今年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更是別具意義,因為這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簡稱《條例》)生效後的首個國安教育日。特區政府和教育當局在學校和社會等不同層面加強對《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宣傳、教育和推廣則更顯必要。

今年3月19日,香港立法會三讀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這是香港重大的歷史時刻、歷史事件和歷史一頁,是香港邁向新時代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基本法》第23條立法工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得以完成,《基本法》在香港已獲得落實,並將載入史冊。香港特區政府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得以補齊了短板,這對香港實現長治久安、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

23條立法具強大民意基礎

此次《基本法》第23條立法工作,處處體現了特區政府和立法會緊密配合,嚴肅﹑認真﹑專業﹑負責的精神和態度,《條例》確實是群策群力,從善如流的成果,值得人們給予肯定和讚賞。

一是充分聽取民意。特區政府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進行了公眾諮詢,諮詢期間收到98.6%的意見屬支持及提出正面意見,顯示立法具有強大的民意基礎,是民心所向。

二是十分重視法案審議建議。法案委員會及小組委員會共舉行25次會議,進行近50小時討論,審議過程中,委員們參考了公眾的意見,並對條文逐一進行深入而全面的審議,委員們向當局提出超過1,000項提問,包括不少市民關心的情境題。政府最後提出了91項修正案。經法律程序通過及生效的《條例》也是受到社會普遍認同和支持。

三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採用了香港普通法制度下一貫常用的法律草擬方式、技巧和習慣訂立。都是港人習以為常的概念和思維方式,是真正地落實了本地立法。

四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在維護國家安全和保障權利自由及經濟發展之間取得了適當的平衡。條例草案已適當地參考其他普通法司法管轄區所制定的多部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並一如既往地依法保障根據《基本法》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適用於香港特區的有關規定享有的權利和自由。對政黨代表和社會各界人士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都盡可能地反映、吸納﹑解釋和回應。

立法過程中我們還看到了不少的突破﹑新思和善意。

例如:《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首次對「中央」、「中央政權機關」作了明確的釋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可作如下明確,包括:(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2)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3)中央人民政府;(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5)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中央政權機關。

聽取並回應商界學界市民關注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第22條就「煽動意圖」作出定義。法案委員會關注到,有市民、工商及專業組織擔心,若他們就政府政策提出反對意見或批評,會否被視為有「煽動意圖」。政府當局強調,「煽動意圖」的罪行絕對不會阻礙任何人對政府的政策表達不同或反對的意見。根據《條例草案》第22(4)(a)及(b)條,若有關組織或人士作出意見的目的僅為完善相關制度或憲制秩序,或就政府等機關的事宜作出改善建議,有關意見並不會被視為具煽動意圖。

法案委員會詢問,若大學或科研機構進行學術研究或調查時收集或處理到具煽動意圖的刊物,會否構成《條例草案》第23(3)條下無合理辯解管有該等刊物的罪行。委員們察悉,《條例草案》第23(1)(c)及(2)(c)條中訂明:「輸入具煽動意圖的刊物」可構成罪行。他們擔心如某人在不知道某刊物具煽動意圖的內容的情況下從境外輸入或管有該等刊物,會否構成罪行。政府當局表示,若大學或科研機構透過正常的研究、資料搜集等工作獲得具煽動意圖的刊物,可被視作《條例草案》第23(3)條下的合理辯解。

此外,《條例草案》第25條就第23(1)(c) 及(2)(c)條中有關「輸入具煽動意圖的刊物」的罪行提供免責辯護,而相關提證責任屬於被告人,但舉證責任仍屬於控方,故市民無需就此過分擔心,類似這樣的例子當然還有不少。

生效後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與《香港國安法》是相輔相成的,此二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完全可以有效維護國家安全,讓香港可以無後顧之憂,輕裝上陣,全力聚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共同創造更豐盛、更美好的家園。相信特區政府會以扎扎實實的行動,實實在在的業績,講好香港故事,保持「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外語照講、遊埠照舊」。

經歴26年8個月始得立法

《基本法》第23條立法最終落地,來之不易。這是香港等待了26年8個月零19天的珍貴禮物,也是送給「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最大禮物,值得好好珍惜。

我們希望特區政府以此為契機,高度重視和大力加強對《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與《香港國安法》的宣傳﹑推廣和教育工作,多管齊下,齊抓共管,透過正規課程﹑非正規課程和課外活動,及家庭和社會等層面,提高香港青少年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和高質量發展。

國安家安,未來可期。

 

(作者為香港華夏教育機構秘書長)

 

2024-04-30

2024年4月10日,香港華夏教育機構有幸迎來深圳市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參訪,在會長鄭映通先生(原深圳市寶安區教育局局長)的帶領下,秘書長蔡曼校長、副秘書長陳玲校長一同與香港華夏教育機構副會長招祥麒博士、秘書長詹華軍先生等華夏秘書處同事,舉行了座談交流會,就加強深港兩地教育交流合作事宜展開了積極的磋商和探討。雙方還互贈紀念旗,拍照留念。

(右四起)招祥麒副會長與鄭映通會長互贈紀念旗

當日下午,在香港華夏教育機構的安排陪同下,深圳市教育國際交流協會鄭會長一行三人到訪香港華夏教育機構友校創知中學,創知中學黃晶榕校長就學校的創立背景、教師團隊、發展情況、社會影響等為鄭會長等嘉賓做了詳細全面的介紹,並親自陪同鄭會長及其團隊參觀了創知中學校園。

(左一)黃晶榕介紹創知中學教育理念和師資隊伍

參訪創知中學  明理念探科創 

鄭會長深感香港學校推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不易和可貴,為創知中學的成績和發展驕傲,蔡秘書長和陳副秘書長亦對創知中學「堅持勞動」的教學理念和「STEAM」科創空間配套讚不絕口,雙方互贈紀念旗和學習資料,同聲表示以後要加強聯絡,互通有無,共促發展。

(右四起)黃晶榕校長與鄭映通會長互贈紀念旗

深圳市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短短一天的參訪在友校創知中學圓滿完成,鄭映通會長、詹華軍秘書長、黃晶榕校長均表示此次交流參訪為深港教育一家親建立了良好的見證,為深圳教育同仁與香港教育界師生提供了互相瞭解的平台,也將促進大灣區教育的融合交流與合作持續走深走實。

(作者為香港華夏教育機構項目統籌主任)

2024-03-19

3月19日香港立法會三讀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這是香港社會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和喜事,是香港邁向新时代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基本法在香港已獲得完全和真正的落實,香港華夏教育機構對此表示全力支持和熱烈祝賀!

為《基本法》第23條進行本地立法,是香港特區的憲制責任;是「本應做」和「儘快做」的工作;是全面真正落實基本法的重要標誌;也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保障,對香港實現長治久安、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

《基本法》第23條一日不立法,香港社會就會存在亂的根源和風險。2019年黑暴期間,我們很多學校受到了衝擊,很多青少年學生被誘犯法,這些慘痛經歷和教訓不應再出現!

此次基本法第23條立法工作,處處體現了特區政府和立法會緊密配合,嚴肅﹑認真﹑專業﹑負責的精神和態度,值得肯定和讚賞:

一是充分聽取民意。特區政府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進行了公眾諮詢,諮詢期間收到98.6%的意見屬支持及提出正面意見,顯示立法具有強大的民意基礎。

二是十分重視法案審議建議。法案委員會及小組委員會共舉行25次會議,進行近50小時討論,審議過程中,委員們參考了公眾的意見,並對條文逐一進行深入而全面的審議,委員們向當局提出超過1,000項提問,包括不少市民關心的情境題。政府最後提出了91項修正案。

三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採用了香港普通法制度下一貫常用的法律草擬方式、技巧和習慣訂立。在切實落實香港基本法、全國人大「5·28」決定、香港國安法關於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和要求,補齊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制度的漏洞和短板,構建完整管用的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同時,充分吸納公眾諮詢過程中社會各界提出的有益意見建議,積極回應有關方面的合理關切,在維護國家安全和保障權利自由及經濟發展之間取得了適當的平衡。

我們相信,順利通過並實施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與《香港國安法》是相輔相成的,透過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完全可以切實保障國家安全和香港社會的安全及穩定,讓香港特區政府和各界人士凝心聚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及安居樂業。

香港華夏教育機構將動員和組織成員學校的廣大師生,積極配合特區政府、參與維護國家安全的宣傳、教育和推廣工作,為推動香港青少年學生的國安教育作出貢獻。

 

香港華夏教育機構

2024.3.19

logo